一、項目探索
以一個地區為例,根據確定村莊的特色和建設內容不同,可設計不同的PPP模式,以BOT、TOT模式為例,美麗鄉村項目的規劃、設計、投融資、建設、運營及維護等全部交由社會資本負責,并且需要明晰相應的回報機制,可運用政府付費、使用者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的方式,從而社會資本方可以進行建設運營成本回收并獲得合理利用,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:
(1)完善基礎設施、公共服務配套及環境綜合整治建設
(2)以古村落保護利用為重點,彰顯鄉村特色
(3)有效利用村莊特色資源,發展特色產業
(4)美麗鄉村PPP項目的投資結構
(5)美麗鄉村PPP項目融資的主要方式
(6)美麗鄉村建設的盈利模式
二、項目合作內容(以渦陽縣美麗鄉村PPP項目為例)
本項目采用BOT(建設-運營-移交)+TOT(移交-運營-移交)運作模式,包括存量和新建兩部分。
存量項目為:2013-2015年度20個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工程;
新建項目為:
1、龍山、義門、楚店、新興、丹城、標里、牌坊、渦南、店集、 馬店等10個美麗集鎮整治建設工程;
2、87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工程;
3、62個市縣級自主中心村建設工程;
4、高爐鎮兩條城鎮道路;
5、7個集鎮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配套設施建設工程;
6、全縣非貧困村村莊道路硬化工程,總計約303公里;
7、全縣鄉鎮總計75個村室建設提升工程,面積為20222.4平方米。
三、項目合作的有利表現
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引入本項目PPP模式,有效地減緩本級財政的重負,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、監督職能,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靈活管理,以最有效的成本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,促成政府和社會資本雙贏的局面,取長補短,發揮政府機構和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各自的優勢,形成互利的長期目標,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。
上一條 :為樹木筑“依靠”,新視野園林綠化公司為樹木加固支撐
下一條 :環保和生產齊步走